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做完宫颈锥切为何HPV还是阳性?

发布日期:2023-10-09浏览次数:1399

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重大杀手”,也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可防可控的癌症。随着宫颈癌筛查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在癌前病变阶段会被筛检出来。我们都知道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导致绝大多数宫颈癌的直接原因。从HPV病毒感染到发展为宫颈癌,需要经历癌前病变的阶段,癌前病变又分为高度病变和低度病变阶段。

选择性进行宫颈锥切术(leep刀及冷刀锥切),可以预防宫颈癌的发生。锥切手术的目的是再次诊断和切除病变,但有一部分女性在宫颈锥切手术后6个月复查时HPV依旧为阳性,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要想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首先得明确几个问题:

第一目前已经明确子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主要由HR-HPV(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

第二宫颈锥切手术目的是切除高级别宫颈病变,而不是切除HPV感染;

第三满意的宫颈锥切手术是可以清除大部分HR-HPV的。所谓满意是指手术得到的病理初步证实:手术切除范围包括了目前已经发现的高级别病变部位的全部,切缘无病变,而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的要求等,没有过度切除。

复查时HPV还是阳性是术前感染没有转阴还是再次感染了呢?

HPV感染按照分类包括潜伏感染,亚临床感染和临床感染。HPV感染在潜伏感染及部分亚临床感染期是无法通过阴道镜等检查方法来确认感染部位的。

HPV感染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多灶性。也就是说,一个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个感染部位,或者一个部位的多处感染,而每处的感染也处于不同的感染状态。除了宫颈,外阴和阴道也是鳞状上皮,而HPV嗜鳞状上皮,这些部位都会感染HPV。

因此锥切术后HPV阳性,存在这些可能:

1.还有其他无法查到的潜伏感染部位;

2.虽然术后病理提示切缘阴性,宫颈还有其他深在的或者没切除的病变存在(病灶的跳跃性生长)。

3.术后再次HPV感染。

宫颈锥切术后HPV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锥切术后的病理提示切缘阳性;

●锥切术前HPV病毒载量高;

●合并有阴道、外阴上皮内瘤变;

●多个性伴侣;

●无保护性行为(同房时不戴避孕套);

●全身或局部抵抗力弱:年龄大、已绝经、体质差。

并不是做了手术后HPV就能转阴,所以术后一定要定期随访!

宫颈锥切术后6个月,一般会进行以HPV检测为基础的宫颈癌筛查,如果HPV为阳性,即使细胞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肿瘤,但是仍有癌前病变的风险,此时建议转诊阴道镜检查。通过阴道镜高倍放大,观察宫颈癌前病变好发区域表层的细微变化,对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如有必要,可再次活检。如果再次活检仍提示宫颈表面有HSIL病变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再次锥切或者行全子宫切除手术。如果阴道镜下所见正常或活检病理为阴性时,可以继续术后的规律随访。

如何预防宫颈锥切术后HPV阳性?

宫颈锥切术前全面病情评估,充分的阴道镜评估是指导宫颈锥切术,减少病变残留及预防术后HPV持续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宫颈锥切术后接种HPV疫苗。HPV自然感染所产生的抗体不足以预防相同型别HPV再次感染,推荐适龄女性宫颈锥切术后接种HPV疫苗,HPV阳性不是疫苗接种的禁忌。

●避孕套的使用,可以一定程度预防HPV感染及降低患宫颈癌的风险。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提高整个机体免疫力,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调整心理健康、多做户外运动、调整膳食结构、改善睡眠等方法提高机体免疫力,也可使用增加免疫力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