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新生儿发热了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4-01-31浏览次数:1200

新生儿发热属于儿科常见病,人体正常体温因监测部位不同,正常值不同,通常腋温36.0℃~37.0℃为正常范围。当体温高于正常并持续1h以上时有临床意义。一般情况下测量腋温>37.3℃时或者肛温>37.8℃时定义为发热。新生儿发热主要由感染引起,以呼吸道、消化道和全身感染为主。

新生儿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环境因素引起的发热,例如室温过高、包裹过多、暖箱温度控制不当、蓝光照射温度过高等引起,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低下,不能够迅速启动散热机制,新生儿的汗腺发育不完善导致。

新生儿脱水热多发生在生后3~4天,正常母乳喂养的新生儿体温突然升高到39℃,其发病原因主要是摄入水分不足,丢失水分较多,未及时补充液体造成,体内水分不足,引起血液浓缩而发热。

新生儿感染引起的发热可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引起,局部或全身的感染引起的发热。

癫痫持续状态或新生儿颅内出血也可引起发热。

新生儿发热了怎么办?

散热、物理降温是首选。可减少新生儿的衣物或者打开包被以及衣物进行散热,也可以通过温水洗浴、温水擦拭的方法进行物理降温。发热温度不高时,最好使用物理降温,尽量不要给宝宝吃药。可以用温水多给宝宝擦擦身子,特别是腋下、脖子和腹股沟的位置,还可以用稍凉的毛巾给宝宝擦擦额头和脸部。

日常护理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注意观察新生儿大小便的变化情况;发热伴有呕吐的新生儿应注意补充水量。洗澡时,注意脐部护理。洗完澡后,脐部的水要用棉签擦干并用碘伏消毒。

若出现以下情况,一定要及时上医院就诊,具体包括:精神状态差、拒绝喝奶;哭闹频繁,烦躁不安;小便量少、大便次数或者性质改变。如未出现以上情况,但出现呼吸不规则、惊厥、寒颤、昏睡、连续发热24小时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或拨打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