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17:00 妇产科急诊、儿科急诊24小时开诊
每年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中风也称为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直线上升,且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这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饮食、生活习惯不良有很大关系。其实,中风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可通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控制各种危险因素,进行脑血管疾病的预防。
一、平衡饮食和适度运动
预防中风要做到合理膳食和适度的体育锻炼。过多摄入脂肪、胆固醇以及食盐可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食物的种类单调也可造成营养素摄入不合理,因此提倡饮食种类多样化,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
规律、适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还可通过对血压、血糖和体重的控制而起到预防脑卒中的作用。
二、控制体重
目前认为男性腰围大于臀围和女性体重指数增高都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肥胖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有关。成年人体重指数应控制在28以内或腰围/臀围<1。
三、戒烟、戒酒
吸烟、长期大量饮酒和急性酒精中毒都是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酒精的摄入量和出血性卒中存在直接的剂量相关性联系,所以哪怕您戒酒困难,也要做到适度饮酒,亦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四、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的有效控制是预防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在日常生活中,应该限制食盐的摄入量,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少于6~8g。减少膳食的脂肪含量、减轻体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抗应激能力及长期坚持遵医嘱接受降压药物的治疗。
五、防治心脏病
房颤、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扩张型心肌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均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其中以房颤最为重要。因此,发现相关疾病后,要遵从医嘱,规范治疗。
六、防治糖尿病
在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肥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的发生率均高于相应的非糖尿病患者群。糖尿病患者发生卒中的风险约是普通人的4倍,脑卒中的病情轻重和预后也与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有关。糖尿病患者要合理饮食、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和规范应用药物治疗。
七、防治血脂异常
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减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防治血脂异常应强调以控制饮食及体育锻炼为主,辅以药物治疗。
八、防治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狭窄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对于不同的狭窄程度,医生会应用不同的治疗手段进行干预治疗。因此要积极就诊,减少相关的危险性。
九、防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降低纤维蛋白原水平
当您的检查报告里出现“高同型半胱氨酸”“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升高”这样的字眼,请您注意啦,要引起重视,积极就医治疗。
总之,预防卒中的关键在于控制危险因素,我们应该从日常着手,从健康的生活方式下手,定期监测并控制这些指标在正常范围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