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健康科普】关于宫颈癌,您了解多少?

发布日期:2024-04-19浏览次数:1180

宫颈癌是全球女性的第四常见癌症类型。在中国,宫颈癌在15~44岁女性各癌症发病率中居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三位,但也是唯一可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彻底防治的癌症。

现已经明确,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高危型HPV有13种,分别是12种确认的高危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1种疑似高危HPV(68)。

宫颈癌的感染途径

性行为是宫颈癌的主要感染途径,初次性生活过早、性生活活跃度高、多个性伴侣等因素都会增加HPV感染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大多数女性一生中都会感染HPV,但不是所有感染HPV的女性都会发展至癌前病变或宫颈癌。

90%以上的感染会在2年内被机体清除,而感染高危型HPV持续大于2年且未治疗的才可能进展为高级别的宫颈病变,进一步发展为宫颈癌。

从感染HPV开始至发展为宫颈癌一般会历时10~20年。早期的宫颈癌患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通过筛查才会发现;但随着疾病的发展,部分患者会有接触性出血、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随后由于肿瘤的增大,压迫和侵犯邻近器官组织而出现相应症状。所以,定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关键。

宫颈癌的初筛

TCT检查TCT检查是判断宫颈细胞有无病变的初级检查,是检查宫颈细胞是否发生了异常变化。

HPV检测有无可能导致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的高危病毒感染。也就是说HPV是查原因,TCT是看结果。联合检查是靠谱的,才有助于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从临床的角度出发,建议在有性生活1年以后就应开始进行宫颈筛查。其后每5年1次HPV检测(首选),或每5年1次HPV和TCT联合检测,或每3年单独细胞学筛查。

宫颈癌疫苗的接种

随着网络信息的逐渐渗透,女性朋友们对宫颈癌认识提高,开始注重宫颈癌疫苗的接种。

目前,临床应用的HPV疫苗主要为预防性疫苗,不是治疗性疫苗。

预防性疫苗包括四价疫苗(覆盖的型别为HPV16、18、6、11)和二价疫苗(覆盖的型别为HPV16、18)。九价覆盖型别为(HPV16、18、31、33、45、52、58、6和11)。已有的宫颈癌疫苗只能预防少数几个类型的HPV病毒。所以,不管接种了哪种疫苗,后续的宫颈筛查仍十分必要。而对于确实已经存在HPV感染甚至宫颈病变的朋友们,则需完善系列检查后由专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