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 | 门诊时间:周一至周日 8:00-17:00 妇产科急诊、儿科急诊24小时开诊
艾梅乙,即艾滋病(AIDS)、梅毒(Syphilis)和乙型肝炎(Hepatitis B),是严重影响全球公共卫生的三大传染病。在母婴传播途径中,这些疾病对新生儿及儿童的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
幸运的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甚至阻断这一传播途径,保障儿童免受这些疾病的侵害。本文将重点介绍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中针对儿童的主要干预措施。
一、孕前及孕期筛查
艾滋病
孕妇应接受HIV抗体检测,一旦确诊感染,应立即启动抗病毒治疗,有效控制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风险。
梅毒
孕期进行至少一次梅毒血清学检测,若发现感染,及时给予青霉素治疗,防止胎儿感染。
乙型肝炎
所有孕妇需进行HBsAg(乙肝表面抗原)筛查,阳性母亲所生婴儿需采取特殊预防措施。
二、安全分娩措施
为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提供安全助产服务。孕期尽早确定分娩医院,及时到医院待产。
如果孕期规范抗病毒治疗,提倡自然分娩,避免将感染作为绝对剖宫产指征。反之,需要考虑择期剖宫产。实施标准防护措施,产前检查和分娩过程中尽量避免可能增加母婴传播危险的损伤性操作,尽可能减少新生儿接触母亲血液、羊水及分泌物的时间和机会,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疾病传播。
三、 婴儿出生后即时干预
艾滋病
HIV阳性母亲所生婴儿应在出生后尽快(最好在出生后6—12小时内)开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预防治疗,并持续至完成HIV感染状态确认。
梅毒
感染母亲所生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给予预防性青霉素治疗。
乙型肝炎
所有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后续完成全程乙肝疫苗接种计划,以建立有效免疫保护。
四、后续跟踪与管理
随 访对高危儿童进行定期追踪检测,包括HIV抗体、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物以及梅毒相关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营养与健康教育加强儿童的营养支持,提高家庭对艾梅乙知识的认识,促进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
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及家庭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综合应用上述干预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地保护下一代免受这些疾病的侵扰,为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光明的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公众意识的提升,我们有理由相信,艾梅乙母婴传播的挑战将逐步得到攻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