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面对甲流,家长该如何有效应对?

发布日期:2025-02-14浏览次数:1071

孩子反复高热,需警惕甲型流感病毒,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专家提醒,除了儿童、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群外,中青年也不可掉以轻心。

关于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可分为甲、乙、丙、丁4型,其中甲型流感最为常见,传染性强,且为儿童流感中最常见的一种。

流感的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感染患者喷嚏或咳嗽等产生的飞沫来进行传播,也可经口、鼻、眼睛等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流感感染前期1~4天(平均2天)为潜伏期,此时孩子的感冒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在潜伏期末和孩子出现明显感冒症状的急性期就已经具有传染性了。如果孩子有明确流感患者接触史的就更应该注意,一旦出现有流感的可疑症状,需做好居家隔离,不要带病上学。

流感的主要症状

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后,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有畏寒、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如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部分儿童还可能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婴幼儿症状多不典型,可仅表现为发热、烦躁、喂养困难等。新生儿发热、咳嗽等比例显著低于年长儿,可表现为孩子精神反应不好、拒奶等。

一般无并发症的情况下,大多数流感患儿的症状在3~7天可得到缓解,但咳嗽和体力恢复常需1~2周。

重症流感的患者,体温常超过39℃,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出现气促、喘息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更加明显;可表现为极度烦躁、反应差、惊厥甚至昏迷,危及儿童生命。

如何治疗流感?

儿童流感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使用,特别是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佳。

对症治疗主要以退热、缓解不适为主,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选择并规范使用退热药和其他缓解症状的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抗菌药对流感病毒无效,不建议家长自行使用。

预防儿童流感的最佳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和有慢性疾病的孩子。此外,还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家庭成员如有流感症状,应尽量减少与儿童的接触,防止病毒传播。

流感有何并发症?

儿童流感有时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流感相关性脑病(IAE)。尽管这种情况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病情进展极为迅速。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高热、意识不佳、持续昏睡、持续头痛、持续呕吐、抽搐、步态不稳等症状,如有异常应立即就医。此外,流感季节来临前,家长应提前准备好必要的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以便及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