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服务 > 名师传承

中医独特优势明显 为老年人健康“加码”

发布日期:2025-05-06浏览次数:1123

中医药在老年病防治上有明显优势,它从整体观出发,通过脏腑、六经辨证了解人体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盈亏状态,再通过中医药辨证施治,能有效延缓病情恶化和失能,防止并发症,提高老年人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临床纪实

66岁的李女士,30年前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医生告知只有手术是唯一治疗方法。未遵医嘱,自服西药维持。

2023年至今新冠两次阳性后,诸症加重。医生再次建议手术治疗,李女士婉拒。

心脏彩超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中度狭窄动态心电:频发房早、房早二联律,短阵房速。

主要症状

心悸,发作时自觉胸中有气上冲至咽中,憋闷呼吸不畅,需饮大量热水,呃逆后方可缓解。时发左胸痛牵及后背,入夜严重,含丹参滴丸缓解。胃胀,反酸,呃逆,大便干,排便不畅,腹胀,尿黄,夜尿3~4次。颈硬眠差,入睡困难,睡眠浅,易醒,乏力。口苦,多汗,足凉,需穿袜子入睡。舌胖大色红,尖赤,苔黄腻,脉弦稍数尺弱。

该患病程长,症状重,涉及消化、循环、神经等多个系统,中医辨证为湿热弥漫三焦。处方三仁汤加减,中间加清暑益气汤、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枳实薤白桂枝汤随证加减。历时半年诸症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老年病的治疗原则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老年疾病复杂多变,中医药治疗强调抓住病变之本,对突变症候对症治疗,缓解期着眼于机体本病,调理气血阴阳平衡。

攻补兼施,补而不偏

攻而不伤,补中有泻,泻中寓补

老年病应用攻邪之法当更加谨慎,以免更伤阳气;老年人之补法,亦不应一味滥补,当平补、清补等法,中医之攻补法,强调其中中庸之道,过犹不及,于事无益。

重视脾胃,调和气血

老年人脾胃功能减退,纳化失常,气血生化乏源,而气血是脏腑及其他组织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各具其功,相互作用。老年人用药,要注意对脾胃功能的保护,在症状复杂多变时,首先要解决脾胃的问题。

以人为本,因人而异

中医强调个体间的差异,节气地域对人体的影响,每个人的诊疗计划可以称之为“私人订制”。老年人的体质差异较大,生活条件,居住环境不同,对疾病的心理预期区别也很大,诊疗方案更加需要个体化。

中医外治,传统疗法

艾灸、拔罐、按摩、足浴、药浴等传统疗法,无创伤,疗效好,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身体舒适度方面优势显著,可广泛推广应用。

中医中药在老年病中的优势中医药服务老年患者有着自身的优势。老年病的临床表现特点: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多病相兼。遵循中医辨治思维,个体化、阶段性用药,有助于解决老年综合病症的疑难问题。在治疗老年疾病过程中,中医药视脏腑间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着眼于宏观。中医药诊疗方案有着简便易行、副作用小的特点。

《慎斋遗书》曰:“见病医病,医家大忌,盖病有标本……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老年人脏腑亏损、气血不足,常呈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中医注重调理脾肾、顾护胃气、病证结合、调摄身心及调养护理。中医药治疗老年病的核心在于“治病求本”,透过老年病复杂多变的表象,抓住病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