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分娩不侧切?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发布日期:2025-04-07浏览次数:847

在助产士门诊来做助产咨询的准妈妈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就是——生孩子不侧切行不行呢?其实分娩时不撕裂+不侧切的孕妈妈,必定是集结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少数幸运儿。如果您希望自己分娩时躲过这一“切”,先要做到这几条!

1.骨盆大小适宜

产道条件直接影响分娩方式选择,其中骨性产道的先天构造尤为关键。通过孕晚期的骨盆测量,可评估胎儿头部与产道的适配性。若胎儿预估体重过大或存在骨盆狭窄等情况,医生可能建议其他分娩方案。需注意,骨盆形态属于不可逆的先天条件。

2.胎儿体重管理

临床数据显示,约60%的产程困难与胎儿体重超标相关。建议通过孕期营养管理将新生儿体重控制在3.2kg左右为宜。可借助动态监测BMI指数,制定个性化增重计划,既保障母婴健康,又能提升顺产成功率。胎儿“小”还是“好生一些”。

3.产力储备优化

分娩动力系统由宫缩力、腹肌群及盆底肌协同构成。规律的宫缩节律是自然分娩的核心动力,建议孕中后期通过适度运动(如孕妇瑜伽、水中健身)增强体能储备,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产程中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护指导,能有效提升分娩效率。

4.会阴延展性

初产妇会阴组织弹性不足时,可通过产前训练改善。约35%的初产妇需要辅助措施,此时医护人员会根据产程进展评估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性措施。

孕期别偷懒,做到这些更好生。

1.科学营养管理

科学营养管理  建立孕期营养档案,重点监测蛋白质、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摄入。建议采用“彩虹饮食法”,保证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材,将孕晚期每周体重控制在0.5kg以内。毕竟我们的产道相对固定,胎儿越大,侧切或者裂伤的风险也就越大。

2.系统运动计划

推荐定制化运动方案:

孕早期:每日步行6000步+盆底肌感知训练;

孕中期:每周3次水中运动+分娩球操;

孕晚期:呼吸训练+分娩体位练习;

注意监测运动心率,保持(220-年龄)×60%的安全阈值。

3.产道准备技术

孕36周起可进行:

会阴按摩:每周2~3次,配合天然植物油;

凯格尔训练:每天3组,每组8~12次收缩;

分娩呼吸法:胸腹式联合呼吸训练。

4.分娩知识储备

建议参加医院开设的分娩预演课程,到助产士门诊掌握自由体位分娩技巧,学习运用分娩球、按摩器等辅助工具。

最后想跟准妈妈说——侧切并不“猛于虎”,现代产科中实施的会阴保护措施,是在评估母婴安全后的专业决策。统计显示,规范操作的侧切伤口愈合优良率达98.6%,且采用可吸收缝线技术,能有效减轻产后不适。建议准妈妈们保持科学理性的态度,与医护团队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最适合的分娩方案。

通过系统的产前准备,约75%的初产妇可实现自然分娩目标。祝愿每位准妈妈都能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