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学龄前儿童近视防控要点

发布日期:2024-03-25浏览次数:1174

近年来,我国儿童近视呈现出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幼儿园就已经有孩子发生近视,而小学更是近视的高发期,因而有必要将近视防控“关口”前移到学龄前期,避免小学时期近视的高发趋势。学龄前期是儿童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加之学龄前儿童年龄小,导致家长很难发现孩子的视力问题,如果在6岁前视力得不到很好地保护,孩子将来近视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新生儿眼球比较小,眼轴较短,双眼处于远视状态,这是生理性远视,称“远视储备量”。因为6岁前孩子眼睛的发育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可塑性非常强,如果用眼习惯不好,加上有近视的家族史,孩子就可能很快把这一部分远视储备消耗完,眼睛就会从远视眼,变为正视眼,如果继续发展,就会成为近视,所以学龄前期是近视防护的关键时期,家长可以从这几方面关注儿童的用眼习惯,减少近视的发生。

一、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

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是促进近视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对学龄前孩子来说,看书、弹琴、画画等都属于近距离用眼的范畴,儿童青少年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读写做到“三个一”,即眼离书本一尺,胸距书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同时应该控制孩子近距离用眼时间,家长可以监督孩子使用20-20-20法则,就是用近距离用眼20分钟,要看远处20英尺(6m)外的物体,至少20秒。

严格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很多家长把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给孩子,但又没有监督其使用,这样坏处很多,0~3岁婴幼儿建议不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视频类电子产品;3~6岁幼儿尽量避免其接触视频类电子产品,如果使用电子屏幕一天时长不宜超过15分钟。

二、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

户外活动接触阳光,能促进多巴胺等活性物质的释放,促进眼球正常发育并抑制眼轴变长,是防控近视有效、经济的方法。儿童青少年应坚持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或者每周累计达到14小时。

三、均衡营养充足睡眠

儿童青少年要多摄入鱼类、蛋类、乳类、豆制品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做到饮食多样化。引导孩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养成规律的睡眠时间。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应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睡眠应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睡眠应不低于8小时。

四、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中医理论指导的眼周围穴位按摩,可以放松眼部肌肉,促进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疲劳,在持续用眼后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可以让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改善视疲劳症状,有助于防控近视。

五、定期检查 关注数据变化

家长要定期到所在地区的医疗机构,给孩子做专业的眼科检查并建立孩子的屈光档案,监控孩子眼球发育情况和远视储备,也要按照医生建议进行散瞳验光,这样才可以真正了解宝宝的屈光状态,对孩子的视觉发育、近视防控起到关键作用。